"医生,我肌酐700多了,是不是必须透析?"
肌酐升高到700多,按照以往的标准是达到了尿毒症阶段,但是是否必须透析,可不是单看肌酐来说的。肌酐确实说明血液内毒素水平比较高了,但是否必须透析,还是用其他方法把毒素水平降下来, 还有更关键的条件要看!
今天就聊聊,哪些人能"逃过"透析,哪些人必须马上透析?
先来看:必须透析的3个"硬标准",少一个都可能逆转
透析不是"随便做的决定",必须满足这3个条件,缺一不可:
1. 肾小球滤过率<5ml/min(肾功能"快没了")
血肌酐容易受年龄、肌肉量影响(比如健身的人肌酐可能偏高),但肾小球滤过率(GFR)是判断肾功能的"金标准"。正常GFR>90ml/min,当GFR<15ml/min时,说明90%的肾小球已经"罢工"。
如果GFR<5ml/min(相当于肾脏只剩5%的功能),就像手机电量只剩1%,必须靠透析"续命"。
2. 控制不住的心衰/高血钾/酸中毒(并发症"要命")
尿毒症患者常出现3个"致命并发症":
心衰:体内水分排不出去,心脏像"泡在水里";
高血钾:血钾>6.5mmol/L(正常3.5-5.5),可能引发心脏骤停;
酸中毒:体内酸性物质堆积,导致呼吸急促、昏迷。
这些并发症像"定时炸弹",必须马上透析"拆弹"。
3. 慢性肾衰竭+无急性进展(肾脏"彻底坏了")
如果肾脏是"慢性坏死"(比如糖尿病肾病、高血压肾病多年),且没有急性因素(比如感染、脱水),说明肾小球已经"不可逆损伤",必须长期透析。
关键点:如果只是急性肾损伤(比如药物伤肾、脱水),即使肌酐700多,透析后肾功能可能恢复!
这3种情况,肌酐700也能"逃过"透析!
1. 肾脏没"缩水",还有治疗价值
正常肾脏长10-12cm,尿毒症时可能缩到5-6cm(像"干瘪的苹果")。但如果B超显示肾脏还有8-9cm(没明显萎缩),说明肾小球还有"活着的",可能只是急性损伤。
比如38岁的彭大姐(之前案例),肌酐528时肾脏还没明显萎缩,通过中西医治疗半年,肌酐降到501,避免了透析。
2. 尿量正常,肾脏还能"干活"
如果每天尿量>1000ml(正常1500-2000ml),说明肾脏还能过滤毒素,只是"效率变低"。这时候通过药物(比如利尿剂、护肾药)帮助排毒,可能不用透析。
3. 有急性因素,能"逆转"的高肌酐
比如最近发烧、拉肚子,脱水导致的肌酐高;吃了止痛药、中药导致肾毒性损伤等等。
这些情况会让肌酐"虚高",但肾脏本身没坏透。比如老李如果是因为最近拉肚子脱水导致肌酐700,补液、停药后,肌酐可能降到300多,根本不用透析。
最后提醒:别被"肌酐700"吓住,关键看这3点
1. 别等"必须透"才行动
很多患者肌酐300多时不重视,等到700多、并发症出现才去医院,这时候可能已经错过"逆转期"。
建议:肌酐>265(3期)就要开始护肾治疗(比如SGLT2抑制剂、非奈利酮),别等"爆表"才着急。
2. 信医生,别信"偏方"
之前的一位患者老李之前听邻居说"某中药能降肌酐",喝了1个月,肌酐反而涨到720。后来才知道,那中药含马兜铃酸(伤肾成分)。
关键:降肌酐不是目标,保护残余肾功能才是!听医生的话,该透析时别硬扛,不该透时别乱透。
3. 记好"3看":看滤过率、看并发症、看肾脏大小
肌酐700多不是"透析判决书",只要满足"肾脏未萎缩、有急性因素、无致命并发症",即使肌酐高,也可能不用透析。但需要抓住最后保守治疗的机会,以免越拖越严重。